新約中,主動求耶穌憐憫而得醫治的例子

Scroll down to content

Jesus-heals-two-blind-men.jpg  -太20:29-34

新約中,主動求耶穌憐憫而得醫治的例子

In the NT, cases of people actively asking Jesus for compassion and healing
In the NT, cases of people taking the initiative to ask Jesus for compassion and healing.
作者:馬強盛/顏美娟夫婦
2011/9/27
2019/9/23

前言:
本文有以下重點及前提:

  • 本文內容特別整理「新約中,(病人)主動求耶穌憐憫而得醫治的例子」,並且作註。
  • 雖然廣義而言,所有從神來的醫治都與神的憐憫有關係,但本文是擷取聖經中較明顯且直接的經文根據。
  • 這些經文根據是出自「耶穌在地上時親自的醫治事工」。
  • 本文沒有要討論基督教歷史上的牧者、或現今任何牧者醫治病人的成功比率或失敗的原因。
  • 聖經中,耶穌親自醫治任何疾病的成功比率是100%
  • 耶穌醫治事工的根基:耶穌所傳講的是純正的福音,祂叫人悔改、離棄罪,強調品格的重要。
  • 本文的目的之一是要作為日後講解醫治真理的根基。請不要斷章取義這些經文,也不要扭曲我們的本意。

基督徒得醫治的五種途徑

到目前為止,包含本篇,我們已經至少整理了「基督徒得醫治的五種途徑」,病人能夠:

  1. 因自己的信心而得醫治。
  2. 因別人的信心而得醫治。
  3. 藉著一位有醫治能力的器皿。如:以利亞、以利沙、彼得、保羅、司提反、腓利、約翰雷克、瑪利亞伊特、宋尚節、史密斯維格氏維爾、Tommy Hicks…。
  4. 因耶穌主動憐憫而得醫治。
  5. 人主動求耶穌憐憫而得醫治。

因為2-4得醫治的途徑,我們必須強調:靈恩理論當中「必須信心足夠才能夠從耶穌領受醫治」的絕對性是不存在的。

沒有得醫治是因為信心不夠?

現今,當一個靈恩的牧師為自己的會友禱告,但卻沒有看到任何醫治時,他通常會有這樣的藉口和下台詞。他會說:

「你沒有得醫治是因為你的信心不夠,或是你有隱藏的罪」。但是,這是不符合邏輯的。想想看,如果你的信心足夠的話,你自己就可以從神領受醫治了,何必再找牧師呢?至於你的牧師怪你有隱藏的罪,你可以直接問他:「是什麼隱藏的罪?你直接告訴我。按照你的說法,只要我願意悔改,我應該馬上就可以得醫治對不對?」

其實,事實上,這樣子的靈恩牧師原本就沒有任何信心和醫治的能力,所以在他為你禱告之後,你不會看到任何醫治的彰顯。如以上我們所提到的真理,一個人即使沒有信心,他還是可以藉著別人的信心、某個有醫治能力的器皿、或藉著自己主動求耶穌的憐憫而得醫治。

再者,在新約中,12使徒、保羅、司提反、腓利都沒有把人未得醫治的情況怪在病患缺乏信心或信心不足。在12使徒中,有9個使徒曾經有一次無法把啞巴的邪靈從癲癇的男孩身上趕出來(可9章),但另外三個使徒並沒有在場,他們其實是跟耶穌一起上高山,看見耶穌改變形象。所以,若你仔細看聖經,彼得、雅各、約翰、保羅、司提反、腓利的醫治事工的成功率都是100%,從未失手過。

Transfiguration_Raphael.jpg

推薦:新約中,因自己的信心而得醫治的例子
https://repent-pray-revival.org/2019/09/15/in-the-nt-cases-of-people-getting-healed-by-their-own-faith/
推薦:新約中,因別人的信心而得醫治的例子
https://repent-pray-revival.org/2019/09/15/in-the-nt-cases-of-people-getting-healed-by-another-persons-faith/

新約中,主動求耶穌憐憫而得醫治的例子

經文/KJV 事件的時間點/地點/註解
1. 十個痲瘋病人主動求耶穌憐憫而得醫治。 路17:12-19

進入一個村子,有十個長大痳瘋的,迎面而來,遠遠地站著, 高聲說:「耶穌,夫子,可憐我們吧!」耶穌看見,就對他們說:「你們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他們去的時候就潔淨了。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他;這人是撒瑪利亞人。耶穌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在那裡呢?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神嗎?」就對那人說:「起來,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        背景:耶穌往耶路撒冷去,經過撒馬利亞和加利利(路17:11)。

        根據猶太人的塔木德法典(Talmud law)記載,痲瘋病人要跟一般人保持100步或超過300英呎的距離。所以,這十個痲瘋病人乃是遠遠地站著,求耶穌可憐他們(路十七13)。

        在痲瘋病人的世界沒有猶太人或外族人的區別,沒有仇視的問題,他們都在一起。所以,這十個人中間才會有撒瑪利亞人(路十七16)。

        這十個痲瘋病人所經歷的乃是「漸漸的醫治」。然而,雖然這些是「漸漸的醫治」,它們前後的過程也不過是幾個鐘頭內的事情。無論如何解釋,這些醫治的彰顯並沒有超過一天

        因此,若你宣稱自己已經「漸漸的從神得醫治」,病情卻拖了一年、二年、五年、十年仍然沒有完全康復,那就代表你其實根本沒有從神得醫治。你需要承認這件事情。事實上,聖經中得醫治的例子都是立刻的,最多也不會等超過一天。

        回來歸榮耀與神的是一個撒瑪利亞人(路十七16),因此耶穌說他是個外族人(路十七17)。推論另外九個痲瘋病人很可能都是猶太人,所以耶穌才會不高興。

        耶穌最後對那人說:「起來,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因此,在這十個痲瘋病人中,只有他一個人真正得救(救恩),其他九個乃是帶著健康的全身下入地獄(太五30)聖經說:「凡以感謝獻上為祭的便是榮耀我;那按正路而行的,我必使他得著我的救恩。」(詩50:23)這九個人只想要醫治、不要神,也不想認識神,也不歸榮耀給祂

       這十個大痲瘋病人是因為耶穌的憐憫而得醫治,而不是因為自己有信心而得醫治。

       耶穌只有對那一個人說:你的信救了你。那個回來歸榮耀給神的人還有俯伏和感恩,所以耶穌說他的信救了他。但那九個人既沒有歸榮耀給神,也沒有俯伏和感恩,所以耶穌並沒有說那十個人的信救了他們。

2. 一個父親為了他的兒子,主動求到耶穌憐憫和醫治。

 

*這兒子被聾啞邪靈附著、有癲癇症狀。

可9:17-27

(太17:14-18;路9:38-43)

眾人中間有一個人回答說:「夫子,我帶了我的兒子到你這裏來,他被啞吧鬼附著。無論在那裏,鬼捉弄他,把他摔倒,他就口中流沫,咬牙切齒,身體枯乾。我請過你的門徒把鬼趕出去,他們卻是不能。」耶穌說:「噯!不信的世代啊,我在你們這裏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裏來吧。」他們就帶了他來。他一見耶穌,鬼便叫他重重的抽瘋,倒在地上,翻來覆去,口中流沫。耶穌問他父親說:「他得這病有多少日子呢?」回答說:「從小的時候。鬼屢次把他扔在火裏、水裏,要滅他。你若能做什麼,求你憐憫我們,幫助我們(if thou canst do any thing, have compassion on us, and help us.)。」耶穌對他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孩子的父親立時喊著說:「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耶穌看見眾人都跑上來,就斥責那污鬼說:「你這聾啞的鬼,我吩咐你從他裏頭出來,再不要進去!」那鬼喊叫,使孩子大大地抽了一陣瘋,就出來了。孩子好像死了一般。以致眾人多半說:「他是死了。」但耶穌拉著他的手,扶他起來,他就站起來了。

        事件的時間點是耶穌在山上改變形像之後(太十七1-13;可九2-13;路九28-37)。

        這兒子是父親的獨生子(路九37),他從小的時候就患了這病(可九21)。

        這個例子並不屬於單純的啞巴。馬太福音提到這兒子的症狀也是一種癲癇(太十七15),路加福音形容為抽瘋(路九39, 42)。

        綜合三處經文,這兒子的症狀包含:啞巴、會忽然喊叫、抽瘋、口中流沫、會突然摔倒(或跌在火裡、或跌在水裡)、會倒在地上翻來覆去、咬牙切齒、身體枯乾(太十七14-18;可九17-27;路九38-43)。

        請特別注意一點,這父親並不確定耶穌能夠醫治他的兒子(可九22),甚至他承認自己的信心不足,求主的憐憫和幫助(可九24)。

       這故事證明:病人並不一定需要有信心才能得醫治。這位父親是代替他的兒子向主耶穌求憐憫和醫治,但他自己信心不足。耶穌並沒有責備說他信心不足就無法得醫治。重點是:他懇切地向耶穌求憐憫和幫助。耶穌並沒有拒絕他。

       今日有許多靈恩牧者,當他們為會友禱告,而會友沒有得醫治時,他們就會怪會友信心不足,而不是承認自己信心不足和缺乏醫治的能力。這就是他們的藉口和下台詞。總而言之,這真實故事告我們,若你信心不足,你還是可以迫切地求耶穌的憐憫和醫治。

3. 有二個瞎子主動求到耶穌憐憫和醫治。 太20:29-34 (可10:46-52)

他們出耶利哥的時候,有極多的人跟隨祂。有兩個瞎子坐在路旁,聽說是耶穌經過,就喊著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吧!」眾人責備他們,不許他們作聲;他們卻越發喊著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吧!」耶穌就站住,叫他們來,說:「要我為你們作什麼?」他們說:「主啊,要我們的眼睛能看見!耶穌就動了慈心,把他們的眼睛一摸(So Jesus had compassion on them, and touched their eyes),他們立刻看見,就跟從了耶穌(immediately their eyes received sight, and they followed Him)。

        這事件是在耶穌「出耶利哥的時候」(太二十29;可十46) 所發生的事。

        從馬可福音的記載,我們得知其中一個瞎子的名字是巴底買(可十46)。

        KJV聖經“Jesus had compassion on them”(耶穌憐憫他們),中文和合版譯為「耶穌動了慈心」(太二十34)。

        這兩個瞎子在立刻看見之後,就跟從了耶穌(太二十34;可十52)。你可以迫切地求耶穌的可憐/憐憫和醫治。

       這真實故事證明:病人並不一定需要有信心才能得醫治。你可以迫切地求耶穌的憐憫和醫治。

推薦:新約中,因自己的信心而得醫治的例子
https://repent-pray-revival.org/2019/09/15/in-the-nt-cases-of-people-getting-healed-by-their-own-faith/

推薦:新約中,因別人的信心而得醫治的例子
https://repent-pray-revival.org/2019/09/15/in-the-nt-cases-of-people-getting-healed-by-another-persons-faith/

罪會攔阻基督徒領受神的醫治嗎?
https://repent-pray-revival.org/2019/09/08/will-sin-hinder-christians-from-receiving-gods-healing/

揭穿假醫治:瞎眼、耳聾、長短腳(破解影片)
https://repent-pray-revival.org/2019/03/05/faith-healers-tricks-exposed-miracles-for-sale/

辛班尼Benny Hinn連一份「醫生證明」都拿不出來?
https://repent-pray-revival.org/2019/03/05/benny-hinn-exposed-by-nbc-dateline-unverified-healing-miracles/

26個創造性的神蹟
https://repent-pray-revival.org/2019/08/18/26-miracles/

4 Replies to “新約中,主動求耶穌憐憫而得醫治的例子”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